司馬傢族取代曹魏時,司馬孚為何痛哭流涕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曹操首席謀臣荀彧死因之謎!
公元266年,司馬炎逼魏元帝曹奐禪讓,定國號晉,魏晉易代。司馬孚作為司馬炎的叔祖,告別曹奐時淚流滿面地說:“ 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純粹的大魏之臣”。這位司馬傢族的長老已不是第一次令掌權者極為難堪。
早在司馬師執政時,魏帝曹芳被廢離宮,司馬孚就旁若無人地放聲痛哭。魏帝曹髦被司馬昭手下殺掉時,朝廷百官都不敢去,司馬孚卻“枕帝屍於股,號哭盡哀”。司馬孚為何屢次做出有損傢族顏面、不符合傢族皇族)利益的舉動?
司馬孚是司馬懿之弟,生於180年,以當時罕見的九十二歲高齡卒於272年,一生橫跨漢末、曹魏和晉初三個歷史時期。司馬孚不僅參與瞭司馬氏從地方儒學傢族到曹魏權臣傢族,進而成為新朝代領導者的完整歷程,也見證瞭士大夫的代表性行為風范從砥礪名節、舍生取義向隱逸談玄、放縱不羈的轉變。

東漢中後期,士人揚清激濁、舍命不渝
西漢和東漢都存續兩百年左右,但東漢進入中期之後就長期衰落,宦官和外戚輪流掌控朝廷,政治黑暗腐敗。士大夫群體一方面大起清議,揚清激濁,以明邪正之道,一方面奮其智力,打擊宦官和外戚,以挽救危局,東漢政權才得以勉強支撐,近百年傾而未顛,決而未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