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何願意暫時歸順曹操,卻寧死不降孫權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荀彧因一個食盒而死,是太聰明還是太愚昧?
劉、關、張失散後,關羽被包圍在土山,曹操愛惜關羽的人才,希望收為己用,派張遼勸降。關羽為瞭保護兩位嫂嫂的性命,也為瞭和劉備重新團聚共謀大事,答應放棄抵抗,提出瞭三個條件,其中第一條就是隻降漢帝,不降曹操。劉、關。張桃園結義的目標就是恢復漢室,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所作所為表明實為漢賊。許田圍獵,關羽就要殺曹操,怎麼可能投降曹操呢?關羽還提出,在曹營期間,如果發現劉備蹤跡,不管千裡萬裡,馬上就要去找。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目的是為瞭留此有用之身,與劉備做一番大事業。
大意失荊州後,在投降與死亡之間,關羽毅然選擇瞭死亡。關羽為什麼可以暫時歸順曹操,卻寧死不肯投降孫權?其中體現瞭中國文化中方與圓的智慧。
方是做事情的原則性。圓是做事情的靈活性。
三國中的不少英雄人物都很有原則性。諸葛亮最初在曹操的地盤上生活,那麼多能人都歸順曹操,但諸葛亮一直很淡定。在他的心目中,曹操是擾亂漢室的賊,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不能為瞭個人的私利為這樣的人服務。荊州的劉表雖然成不瞭大氣候,但也畢竟是一方諸侯。諸葛亮隱居的地方離荊州很近,他卻也沒有去投奔。諸葛亮要投奔的是胸懷救國救民大志的領導,劉表顯然不合格。直到劉備出現,諸葛亮才眼睛一亮。“良禽擇木而棲”,但不是什麼木都能棲。莊子說,鳳非梧桐不棲,非練食不飲。堅持不輕易出山的臥龍其實也是高貴的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