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最終選擇薑維做他的的接班人
劉備死後,劉禪繼位。朝中大權有諸葛亮掌控。因為北伐支持者甚少,所以諸葛亮內心憂懼,曾經兩次給後主劉禪上表,闡述北伐的意義。諸葛亮在慢慢尋找著繼承人,誰能夠承擔興師北伐的重任,真的很讓諸葛亮大費腦筋。後來,圍攻天水的時候,名將趙雲竟然被一無名小卒打敗瞭,後來才知道,這個人叫薑維,然後諸葛亮用計收降瞭薑維,終於把平生所學,傳授給瞭薑維,囑咐他繼續興師北伐。
在蜀國陣營中,薑維屬於後來者居上的人物,是蜀漢小朝廷的第五代掌權人,三國後期著名軍事傢、政治傢。他審時度勢,繼承諸葛亮遺志,高舉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最為現實、實用的戰爭策略,九次北伐,雖然各有勝負,但其不改初衷,誓死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戰天鬥地精神,以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職業政治傢風范,直追他的革命導師諸葛先公。特別是經羅貫中先生的巨筆如椽描寫,更是在演義版的中國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尤其是其力挽狂瀾,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劇情結更是感動瞭無數的江湖草民。薑維可謂是生的偉大,死得其所。
在陳壽所著《三國志》裡,薑維春秋大義的形象絲毫不遜色於演義版裡栩栩如生的描寫,可見主流媒體與江湖傳說相互佐證,陳羅二人英雄所見略同,都不吝給予薑維極高的評價。隻是在慣以成敗論英雄的後世史傢眼裡,薑維被扭曲成瞭一個勞師疲命,不知體恤民情的戰爭狂人,是導致蜀漢小朝廷短命的掘墓人,這樣的史論是極不公平的。當是時,三國鼎立中,蜀漢與曹魏、孫吳兩傢績優股相比,隻能是最不被人看好的垃圾股,實力最為弱小,且偏安一隅,人少地狹,假使不是諸葛亮和薑維勉力維持,盡量把戰爭的烽火狼煙引到外圍,把人民內部矛盾巧妙的轉換為敵我之間矛盾,恐怕僅僅是內部爭鬥以及強敵壓境,蜀漢想要在夾縫之中茍活42年,則根本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