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商鞅齊名,同是法傢變法,為何韓國卻一直是弱國?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蘇秦和張儀:一個賭棍和一個騙子
秦孝公時期,魏國齊國是最強的霸主,都是通過變法成就一時之強。因此很多遊學士子都想在列國朝堂中變法,展示自己的才能。其中就有商鞅、申不害等法傢人物,商鞅崇尚法治國傢,申不害註重術治國傢。可惜輾轉各國都不得志。
申不害商鞅去齊國,齊王不重用,兩人一怒之下棄瞭齊國奔向韓國。韓國此時是列國最弱,急需強大實力,而韓候聽到申不害的言論之後,立馬重用瞭他,推行變法,以圖韓國富強。商鞅看申不害已在韓國獲得高位,兩人法傢思想不同,商鞅不願與申不害同朝為官。商鞅聽聞秦孝公的招賢令,於是就去瞭秦國。商鞅和申不害相約看誰的變法能使一國富強起來,誰才是法傢的代表人物。
申不害留在韓國後,開始整頓吏治,加強君主集權統治。並向貴族開刀,收回特權,提高府庫收入,增加韓國經濟。軍事上大行“術”治,整頓官吏隊伍,對官吏加強考核和監督,將貴族私傢親兵收編為國傢軍隊,與原有國兵混編,進行嚴酷的軍事訓練,使韓國的戰鬥力大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