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竟然造成王朝覆滅,原因何在?!
文章分類:北魏
你也會想看的:拓跋餘、拓跋浚、拓跋弘三任皇帝早早領盒飯的真相
歷史上,能當得起雄才大略這個稱號的君主不多,在南北朝時期就有這樣一位。他5歲即位父親主動退位),23歲親政,32歲去世,人生的多一半生活在祖母的陰影之下。在他親政不到9年的時間內,完成瞭王朝由蠻夷向漢化的華麗轉身。他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的爸爸也叫拓跋弘,一字之差。拓跋宏親政之後強行推進漢化改革,先是遷都,從偏北方的平城山西大同一帶)遷往中原腹地洛陽;緊接著改漢姓,皇帝傢族帶頭廢除瞭拓跋姓氏,改姓元;同時,鼓勵漢族與鮮卑族通婚,重新評定世族門第,參照南朝典章,改革北朝官制。可以說正是拓跋宏的改革,促進瞭北方民族大融合,一改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民族仇恨政策,也奠定瞭中華再次一統的民族文化基礎。
然而,歷史就是這樣無情。拓跋宏的歷史功績對於整個中華民族有利,但是對於其所維護的北魏政權卻大大的不利,在其死後不到30年,北魏皇室就被軍閥架空,又過瞭6年,就正式壽終正寢瞭。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是政治上的。北魏定都平城,北方抵禦柔然的六鎮緊鄰首都,到六鎮當兵不是丟人事,反而有更多的晉升渠道。遷都洛陽之後,問題出來瞭,六鎮就是偏遠之處瞭,是打發不受朝廷待見之人的去處,六鎮逐漸被邊緣化。這就造成最終六鎮大起義,敲響瞭北魏王朝的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