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發沖冠”的嶽飛最後為何甘願慷慨赴死
文章分類:南宋
你也會想看的:金庸筆下從青海西域走出的俠客,歐陽鋒幾乎墊底,第一是他。
“怒發沖冠”的嶽飛最後為何甘願慷慨赴死
2017-05-11文化智光
嶽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川湯陰今屬河南)人,出身農傢,本是韓琦傢的佃戶。北宋末年應募入伍,任秉義郎。建炎中,為東京留守宗澤部下統制。宗澤死後,從杜元南下。建炎四年1130),率軍收復建康,遷通泰鎮撫使兼知泰州。紹興間,與偽齊、金兵戰,屢立戰功。以鎮壓江西地區農民起義,得高餘所獎“精忠嶽飛”的錦旗。四年1134),授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節度使。七年,拜太尉,湖北、京西路宣撫使。九年,進開府儀同三司。十年,授少保、河南北諸路招討使。揮師北伐,連克蔡州、鄭州、洛陽,取得郾城大捷,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命退兵。次年,授樞密副使,被罷兵權,尋為秦檜陷,被害於大理寺獄,年僅三十九。淳熙五年1179),追謚武穆。寧宗朝追封鄂王。寶慶元年1225),改謚忠武。《宋史》有傳《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嶽武穆集》十卷,不傳。明徐階編《嶽武穆遺文》一卷,有詞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