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山晉水·晉文化:張之洞撫晉隨想
張之洞和張佩綸都是河北人,一個原籍滄州南皮,一個老傢唐山豐潤。他們二人同為官宦子弟,都是科場得意,一樣才華橫溢。二張都是清流健將,被人戲稱兩個“青牛角”。他們都中年出京,擔任地方大員,但後半生的人生際遇卻大相徑庭。
張佩綸於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前擔任福建軍務會辦,但他隻紙上談兵,並無實戰經驗。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張佩綸流放戍邊。流放期滿回京後,四十出頭的張佩綸入李鴻章幕,並娶其女兒李菊藕為續弦,但不久就賦閑瞭。盡管二人年齡相差18歲,但才子配才女,每天吟詩唱和,著書立說,也算自得其樂。不過我想一個人有著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自以為有經天緯地之才,曾經名滿天下,如今變成宅男,心情難免失落。張佩綸僅活瞭55歲,在其嶽父李鴻章逝世後一年多就與世長辭瞭。或許是這夫妻二人的遺傳基因的作用,他們的一個孫女名氣更大,就是讀者都知道的著名作傢張愛玲。
張之洞離京後的人生軌跡基本上順風順水,從封疆大吏一直到最後入主中樞。1881年11月,張之洞初任封疆的第一站是山西巡撫。1884年4月,幾乎與張佩綸出任福建軍務會辦的同時,張之洞榮升兩廣總督。當時,正值中法戰爭爆發,張之洞選賢任能、運籌帷幄,領導瞭清晚期對外戰爭唯一的一次勝仗,人稱“諒山大捷”。後來,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在武漢三鎮,張之洞由一個盲目排外、潔身自好、憤世嫉俗的清流健將變成瞭追求實效、思想活躍、做事大刀闊斧的循吏,升華成洋務派領袖。一時間,湖南湖北兩省領風氣之先,煤礦、鐵礦、紡織廠、兵工廠、鋼鐵廠、鐵路等都紛紛建成。變法維新,張之洞是支持者;東南互保,張之洞是發起者。為什麼同為清流健將,同為著名才子,二張的人生軌跡會有如此天壤之別呢?我認為和張之洞任山西巡撫的歷練不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