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智慧:善莫大於恕
文章分類:清朝
曾國藩在《養晦堂記》這篇文章中寫道:“凡是有血性的人,都會想著從蕓蕓眾生之中脫穎而出。厭惡卑微,追求高位;厭惡貧困,追求富裕;厭惡籍籍無名,追求赫赫之名。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蕓蕓眾生之中,有一種君子,他們懂得謙退,這難道是天生的嗎?他們認為人生應該有更高的追求,而普通人追求的功名利祿,實在不值一提。”
“君子追求的是聖賢之道,而對吃穿住行,不怎麼在意。雖然受瞭委屈,也不累積怨恨;即使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理解他,他也不會悶悶不樂。在旁人看來,他的生活質量不高,但他的內心淡泊、寧靜,已經進入瞭陽光普照的境地。”
“與君子相反的是,有一些人,拼命追求功名利祿。一旦失去權勢,心裡就很不是滋味。他們被權勢所牽制,想過普通老百姓雖然清苦但快樂的生活,卻永遠得不到。這就是他們所謂的高明嗎?”
寫到這裡,我想起瞭一個歷史人物,那就是李斯。李斯為瞭追逐並保住名利,做瞭很多壞事,最終難逃現世報。在被腰斬前,他對著兒子李通嘆道:“我想和你再一次帶著大黃狗,去上蔡縣的東門外打兔子,也不可能瞭。”早知今日,何必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