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元代天文學傢郭守敬創建的“觀星臺”要免費開放瞭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施耐庵解釋和尚是“色中餓鬼”,因朱元璋而恨和尚?
| 本文來源: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文 邱琦/圖
4月11日下午,登封市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核心景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二十四節氣”的重要載體——觀星臺景區,將於2017年5月1日起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觀星臺位於登封城東南十二公裡的告城鎮周公廟內,距景區內的周公測景臺二十米。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由元代天文學傢郭守敬創建,距今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世界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觀星臺是一座高大的青磚石結構建築,由臺身和量天尺組成,臺身形狀是覆鬥狀,其作用是“晝參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觀星臺不僅保存瞭我國古代圭表測影的實物,也是自周公土圭測影以來測影技術發展的高峰,它反映瞭我國天文科學發展的卓越成就,對於研究我國天文史和建築史都具有極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