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消滅蜀漢後,孤立的東吳,為什麼還能堅持17年?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曹植眼看就要成為曹操接班人的時候, 犯瞭兩個大錯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對於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雖然魏蜀吳三傢較量瞭多年,但是,這一三足鼎立的局面從蜀漢滅亡開始被打破。根據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記載,公元263年,蜀漢後主劉禪向鄧艾的大軍投降。不過,在蜀漢滅亡後,孤立的東吳卻沒有立即被消滅。直到公元280年5月,也即蜀漢滅亡後的第十七年,東吳才被司馬氏建立的西晉所消滅。那麼,問題來瞭,司馬昭消滅蜀漢後,孤立的東吳,為什麼還能堅持17年?
一
首先,對於東吳來說,之所以還能堅持17年,離不開長江之險的地理優勢。在魏蜀吳三國中,魏國在人口、士兵數量、經濟等方面均遠超蜀漢和東吳。而對於東吳和蜀漢,之所以可以抗衡強大的曹魏,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險可守。就蜀漢來說,有山川之險,也即蜀道艱險,易守難攻。而就孫權建立的東吳,也有長江天險可守,這也是赤壁之戰獲勝的重要原因。除瞭長江天塹之外,對於後期的東吳,還擁有陸抗等名將,這也是其得以堅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