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名將周瑜文韜武略,為什麼他的兒子一事無成?原因不簡單
文章分類:東漢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76期文/無常奉天玉插圖/東方夜未眠)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點出瞭遺傳的重要性。單以三國時期的文臣武將為例,這一道理多次得到瞭驗證。例如蜀將黃權,智勇雙全,在漢中爭奪戰中,為黃忠陣斬夏侯淵出力良多,其子黃崇隨諸葛瞻抵禦鄧艾,提出瞭有效的迎敵策略;諸葛亮則祖孫三人,皆忠義無雙;江東名將陸遜,曾火燒劉備七百裡連營,其子陸抗也是一代軍神;魏將文欽驍勇善戰,其子文鴦,則能在司馬師大軍中七進七出,等等。可是漢末三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其後人卻幾乎不為人知。他是誰呢?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個人不是別人,他就是“孫吳四英傑”之首的周瑜。周瑜,字公瑾,是小霸王孫策的發小,也是孫策平定江東時的元老及大功臣。孫策去世之後,他又開始輔佐孫權,在軍事上,他曾從征黃祖,也曾火燒赤壁;在戰略方針上,他曾提出扣留劉備,與曹操兩分天下,也曾提出進軍西川,雄據巴蜀,再與曹操角逐。連孫權都曾感慨,“孤非周公瑾,不帝矣。”隻可惜他英年早逝,在準備攻打益州的時候,亡於巴丘,“時年三十六”。隻是他不僅自己的結局令人唏噓,其兩個兒子的下場也讓人難以接受——一人早夭,一人因罪被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