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為啥重視海軍?隻因攻宋教訓太慘痛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趙孟頫有多厲害?看看就知道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道宋元戰爭從公元1234年開始,到公元1279年結束,前後長達45年之久。這期間,宋朝先後換瞭5個皇上理宗、度宗、末代三帝),蒙元那邊領導班子也換瞭3屆窩闊臺、蒙哥和忽必烈)。雖然元朝最終獲勝,但從蒙古人以往的戰績來看,這勝利實在是“來之不易”。昔日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不僅在江淮、四川等地作戰接連受挫,甚至連“禦駕親征”的大汗蒙哥,都把命丟在瞭小小的江防要塞釣魚城下。
對此,史學界普遍認為南宋在戰爭中前期占據瞭“地利+人和”,即江南水網和巴蜀山地不便蒙古騎兵馳突,而宋軍所擁有的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水師,也讓其得以牢固掌控著中國南方廣大水域,從而抵擋住蒙古侵略者一波又一波的入侵。
眾所周知,蒙元軍隊包括收編的大批北方地主武裝)多系“旱鴨子”,他們在平原或草原、大漠)上堪稱無敵,必要時比如山地、攻城)棄馬步戰也能發揮較強戰鬥力,唯獨碰上江河湖海就抓瞎。
南方不比北方,想當年北宋防禦遼金就怕寒冬臘月,氣溫驟降,金國騎兵直接跨過冰封黃河就能殺奔汴梁城下。記得有回金軍發起“冬季攻勢”,當面的宋朝河防部隊大概也就幾個步兵營吧冷兵器時代軍隊火力和機動性差,沿河防禦隻能分散部署),後者眼瞅著敵人騎兵沖過河才醒征過來。不過,這些宋軍步兵倒也血性,一邊自發拼死抵抗,一邊派人速往後方告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