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梓為什麼要寫《儒林外史》?書中與吳敬梓最相似的人物是誰?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努爾哈赤與林丹汗的決裂
吳敬梓是清代最偉大的小說傢之一,而他所著的《儒林外傳》也是一部遺傳後世的絕好佳作。
《儒林外傳》是由各個單元組成,通過講述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對當時的科舉八股制度進行批判性諷刺,另外也深刻的揭露瞭當時社會的黑暗。然而吳敬梓是世傢大族出身,不似一般貧苦小民生活不易,那麼他又是為什麼要寫這麼一篇,對現有取士體制極具批判性的小說呢?
首先從吳敬梓所處的背景來看,他雖然出生和生長在名門望族,但是吳傢卻已經漸漸有瞭頹勢,甚至開始走下坡路。而等到他中年破產,陷入貧困之後,則更是經歷瞭人生冷暖。
正是因為經歷瞭由“漸”而“驟”的傢庭破落過程中,所以他才能透過繁花似錦的表面,看透清朝本身的黑暗統治和下層士大夫階層的墮落與無恥,知悉政治的罪惡與腐敗。
當然看透這一切的前提,則是因為吳敬梓自幼聰慧,眼光毒辣,所以才能在如此艱難而復雜的社會環境之下,一下子看透黑暗本質。
其次,吳敬梓此人富有正義的敏銳感覺和體察現實的清醒頭腦。如果說他的經歷讓他形成瞭嚴肅的現實主義精神,他的聰慧讓他看透瞭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一個接一個爆發的社會矛盾。那麼他本人的正義感和使命感,則讓他迫切的希望將這些骯臟的方面揭露,警醒世人。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他本身所處的時代的敏感性,所以他最後選擇瞭將一個個典型事件寫成故事,進而編撰成文,通過諷刺性的手法,進行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