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心腹、十三世紀最精銳的蒙古鐵騎:怯薛軍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每天古書畫:王羲之 趙孟頫 書帖五幀
蒙古的統一、崛起、擴張、征服、分裂無疑是十三世紀世界歷史的主旋律。面對這個龐大一時卻又很快分崩離析的帝國,有的人崇仰它的龐大和輝煌,有的人詛咒它的血腥和黑暗,但無論誰都無法否認十三世紀蒙古帝國軍隊的強悍。而蒙古軍隊中最精銳的軍團自然非怯薛軍莫屬。
怯薛一詞來自蒙古語“Kseig”,其詞源是突厥語中“輪番宿衛”的意思。怯薛軍的起源是十三世紀蒙古草原貴族那顏們的那可兒伴當),那可兒是那顏的仆從,又是那顏的護衛和助手。他們來自和那顏不同的氏族,脫離氏族和部落而為那顏服役,但他們因效忠於主人那顏而得到倚信,本人又可以在對外擄掠時獲得財富和奴隸。他們可以上升為貴族,又可以下降為奴隸。值得一提的是,在蒙古崛起前,同期的一些草原大貴族身邊已經有瞭自己的護衛軍,如克烈部王罕就有自己的怯薛,在他與成吉思汗的決戰中就有一支千人的護衛隊伍。鐵木真作為一個落魄的貴族後裔,原本地位不如合不勒汗長子的後裔撒察別乞和泰出、忽圖刺汗的幼子阿勒壇、也速該兄捏坤太子的兒子忽察兒這些乞顏部貴族,他之所以被推選為蒙古乞顏汗,就是因為他擁有一支強悍的那可兒隊伍。而成吉思汗的第一個那可兒就是後來的四大怯薛長之一的博爾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