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最終失敗的原因:因其對政權沒有規劃
文章分類:明朝
在李自成看來,既要徹底打敗明朝統治者,又要戰勝關外和四川與他爭奪天下的滿族及張獻忠強大的軍事力量,由他一個人統一關內,君臨天下,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一思想動向,我們從李自成進京後的一系列言行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來。他既沒有派重兵去山海關外防禦滿兵,也沒有派強大的武裝繼續討伐明軍。他把在北京獲得的大量金銀財寶,用車隊川流不息地運回西安去,而不是用於強化農民軍,以堅守北京城。他匆匆忙忙地在滿漢地主階級聯軍壓境之際,舉行登上皇帝寶座的儀式,然後卻立即率兵撤出北京。
這些近於奇特的行動,奧秘究竟何在?李自成的一席話,可謂泄露瞭天機:“陜,吾之故鄉也。富貴必歸故鄉,即十燕未足易一西安!”顯然,他根本不打算牢固地立足北京,而是一心回到他的故鄉陜西去,在這裡裂土稱王。這就表明,李自成向崇禎帝提出的和議條款中“西北一帶,敕命封王”,是完全符合其思想實際的,至於“願為朝廷內遏群賊”這?條,也不難理解。如果大順政權不在滿漢地主階級的聯合絞殺下迅速失敗,不管李自成是當瞭封建大一統的君主,還是當瞭西北王,從劉邦到朱元璋蛻化的歷史教訓,難道還不足以表明,李自成肯定要掉轉槍口,向農民軍開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