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傑秋瑾的遺骨為何被遷葬十次之多?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胡雪巖破產之真相
有文贊嘆:"秋瑾何為而生哉?彼生於自由也。秋瑾何為而死哉?彼死於自由也。自由為彼而生,彼為自由而死。"
(圖)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秋瑾,中國近代第一女豪傑。上次遊西湖,曾到孤山,途經秋瑾墓,遠望漢白玉秋瑾塑像,扶劍而立,同行老人告曰:秋瑾墓"文革"平毀,80年代遷此。未近觀,轉路而去。至湖邊風雨亭,此秋瑾墓舊址,江花似火,綠水如藍,子曰川上,逝者如斯。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浙江山陰縣軒亭口被當街斬首,幾日後此事在江浙一帶掀起軒然大波。那時報業已經頗為發達,新聞自由程度也比較高,上海《申報》日銷早在萬份之上,各報紛紛報道此事,引起人們關註主要因為清朝婦女判死刑,最重是絞刑,殺頭很少見。這樣一種當街斬首的血腥殺害女性的方式,在大范圍內激起瞭公憤。另外,秋瑾牽涉徐錫麟刺殺恩銘一案,她是在大通學堂被捕,是知識女性,雖然身上帶有槍支,但被捕後沒有一句供詞,隻留下一紙,上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七個字。因此秋案既讓人同情,又讓人起疑,引起輿論廣泛關註,隨著繼續報道,秋瑾的詩文故事廣泛披露,辦案過程的漏洞也頻頻曝光,秋瑾一案迅速擴散,在各界激起強烈反響。由秋瑾之死引發的巨大風潮,實際反映瞭清末人心向背的社會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