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對自然秩序與道德價值的思考——以張載為中心
文章分類:西晉
你也會想看的:司馬昭一死,卻鬧出一大陰謀,其子司馬炎到底想幹嘛
儒學的核心問題是天人關系問題,這一問題不僅表現為子貢“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感慨,表現為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宏願,也表現在張載“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的論定中。因此,這一問題可以說是貫徹儒學始終的問題。但對於這種貫徹始終的重大主題,不同時代的儒學卻可以根據不同的視角作出不同的探索與回答,——這又構成瞭儒學發展的歷史性與時代性;而不同時代的儒學,其借以區別的標志,往往也就體現在對天人關系不同的把握視角上。
具體到宋明理學,它的一個根本性任務,就是對天地萬物作出本體論的思考和論證;這樣一種任務,同時也表現著其作為新儒學對佛老之空、無本體論的一種創造性回應。至於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①,其實也表現瞭理學傢經天緯地的關懷。但是,當理學傢在這一規模的基礎上展開其“造道”追求時,一個基本性的前提卻在於:我們究竟應從自然秩序出發來說明道德價值呢?還是應從道德理性出發給天地萬物以人倫道德的觀照?在宋代,大多數理學傢對這一問題作出瞭明確的回答,這就是必須以道德價值來說明宇宙天道的自然秩序。這一點正是理學之為理學的標志。宋明理學這一形成上的特色不僅從根本上決定瞭研究理學的途徑,而且也決定著對理學推陳出新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