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後人的道歉詩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人藝《關漢卿》演繹溫情關漢卿
眾所周知在小說《水滸傳》裡,潘金蓮是個紅杏出墻的淫婦。而武大郎是個賣炊餅的“三寸丁谷樹皮",直到現在,潘金蓮還是被冠以“淫婦”的惡名,然而在歷史上潘金蓮和武大郎是存在過的,與《水滸傳》上的描述可是大不相同啊。
歷史上,武大郎、潘金蓮確有其人,都是明朝人,史載武大郎本名武植,清河縣武傢那村人。出身貧寒,但他自小聰明好學,中年還出任瞭山東陽谷縣令。1946年,武植墓被人發掘出來,墓碑銘文上記載武植雖然傢境貧寒,但確實沒有賣過炊餅,還是一位造福百姓的縣令。
而潘金蓮是知州傢的千金小姐,與武植成親後,兩人恩愛和睦,賢良淑德,育有四個子女,完全不是那種淫婦的形象。
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武植早年貧苦,受過好友黃堂的資助,武植做官後,黃堂傢中失火,便投奔武植,希望謀個職位。在武傢住瞭3個月,卻始終不見提攜。於是憤而離去,便四處造謠,編造出瞭武植和潘金蓮傢的醜事,弄得街知巷聞,後來黃堂發現其實武植幫他修好瞭房子,他懊悔不已,可是為時已晚,古時候媒體沒那麼先進,人們口耳相傳的事情都是先入為主,想洗白可難瞭,更想不到的是這事情被施耐庵寫進瞭《水滸傳》,武植的醜態,潘金蓮的惡名,便流傳天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