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為什麼對一個村姑的生死如此計較 曹雪芹想借此說什麼?
文章分類:清朝
《紅樓夢》第三十九回,劉姥姥第二次來賈府,引起賈母的註意,賈母對貴族圈的范兒有點膩瞭,要請一位“積古”的鄉村老婆婆給大傢講講故事,換換口味。
劉姥姥道:“這老爺沒有兒子,隻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書識字,老爺太太愛如珍寶。可惜這茗玉小姐生到17歲,一病死瞭。”寶玉聽瞭,跌足嘆息,又問後來怎麼樣?劉姥姥道:“因為老爺太太思念不盡,便蓋瞭這祠堂,塑瞭這茗玉小姐的像,派瞭人燒香撥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沒瞭,廟也爛瞭,那像就成瞭精。”寶玉忙道:“不是成精,規矩這樣人是雖死不死的。”
劉姥姥的鄉村風格,大受“高富帥”、“白富美”們的歡迎。她還根據各人不同的心理,編不同的故事,比如,她抓準賈寶玉憐香惜玉的心理,編瞭一個鄉村美眉的故事:某年鄉下大雪,清早,聽到野外有砍柴的聲音,大夥起來一看,居然是“一個十七八歲的極標致的一個小姑娘,梳著溜油光的頭……”故事到這,被馬棚的一場火打斷瞭。其他人都沒有再在意這個故事,賈寶玉卻犯瞭癡呆似的,纏著劉姥姥繼續講下去,劉姥姥隻好繼續編,說是一位早死的村姑成精瞭,連林黛玉都笑話寶玉:“不用什麼雪下吟詩,雪下抽柴好瞭。”賈寶玉還較真瞭,叫小廝茗煙去打聽茗玉廟的下落,得知是瞎編的後,寶玉也不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