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屈原到貝寧頓,為何歌者仿佛逃不脫自殺的宿命?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軍事傢吳起以國事為重 吳起是個怎樣的人
活字君按
今天上午,大洋彼岸的洛杉磯傳來噩耗:41歲的林肯公園Linkin Park)主唱切斯特·貝寧頓Chester Bennington)在傢中自縊身亡。陪伴瞭幾乎整整一代人成長的搖滾天團林肯公園,竟成絕響。

第一次接觸到林肯公園這個名字的時候,活字君正在上初中,那時候校園的高墻內,總有幾個“不法分子”在課間“大逆不道”地放Numb, In the End和後來的New Devide幾首“神曲”。林肯公園作品中的那種激烈的沖突、洶湧的憤怒、和某種深刻的黑暗,深深震撼和征服瞭年少的我們。正如有人所說:林肯公園“開啟瞭90後一代人的搖滾啟蒙”。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NumbLinkin Park - Meteora
去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鮑勃·迪倫足以提醒我們,流行音樂絕不隻是某種不登大雅之堂的俚俗或亞文化,它本身就是詩歌的表達形式,從中足以產生發自靈魂、也觸碰靈魂的爆炸性的精神力量。“在心為詩,發言為聲。”這些用生命進行創作和演唱的歌者,當之無愧地可以被稱為我們時代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