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隻畫出瞭陶淵明的詩意,更畫出瞭中國人的精神傢園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都知道祖逖“聞雞起舞”,卻不知他英年早逝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神故園,最讓人有歸屬感的當屬陶詩。停雲思親友,悠然見南山,桃花源落英繽紛。
詩意難畫,陶詩尤難,卻有人畫出來瞭,他就是石濤。石濤1630一1724),清初四僧之一。號苦瓜和尚、大滌子、清湘陳人等。廣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揚州。明靖江王之後,出傢為僧。半世雲遊,飽覽名山大川,是以所畫山水,筆法恣肆,離奇蒼古而又能細秀妥帖,為清初山水畫大傢,畫花卉也別有生趣。著有《畫語錄》。
《石濤陶淵明詩意圖冊》共十二開,紙本,設色,每開縱27厘米,橫21.3厘米。現藏故宮博物館。此圖冊沒有年款,但是,從畫風及創作思想上分析,應該是石濤中晚年北上南歸後所作。《石濤陶淵明詩意圖冊》體現出作者濃鬱的退隱思想。在此圖冊的創作上,石濤和他以往常用的取景構圖,石壁險峰,奇巒怪石等有所不同。畫冊中充滿瞭田園趣味,構圖多為叢林、茅舍、小山、孤松、岸柳、平溪、水村人傢等。樹木、遠山多用色、墨積染法,細筆多畫人物、柳枝、蘆草,粗筆多勾山石、樹木,剛柔並用,細微處勾皴點染,慎密嚴謹,定無虛下,敢於突破前人的陳法,如用赭色代皴擦山石,用石綠作米點等.這些一都是前人從未用過的方法。作者在這本畫冊裡把自己主觀心靈上悲涼淒愴的生命情調與緲暝浩茫的自然景物交融互滲,渾然無跡,不禁感慨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