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密曾有望統一天下 何事讓其功敗垂成
文章分類:西晉
你也會想看的:嬌妻套牢晉武帝
隋末農民起義首先發生在山東、河北地區,隨後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廣大地區也陸續爆發。經過幾年的戰鬥,起義軍逐漸形成三大集團:李密、翟讓領導的瓦崗軍,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杜伏威領導的淮南起義軍。瓦崗軍攻占興洛倉並開倉分糧,得到人民的擁護,隊伍迅速發展壯大。當他們在洛陽與隋軍主力決戰之際,卻因翟讓和李密水火不容而功敗垂成。杜伏威屢敗隋軍,後來歸降唐朝。竇建德占據冀州,實力強大。在虎牢關之戰中,因不聽凌敬良言,被李世民以少勝多,一舉打敗。
農民起義成敗啟示錄 王薄自稱“知世郎”率先起義
網絡配圖
隋朝末年,隋煬帝營洛陽,築西苑,繕離宮,掘長塹,修建瞭多項巨大工程,並數次發動對高麗的戰爭,使上百萬壯丁死於徭役。為瞭躲避徭役兵役,一些農民不惜傷殘自己的肢體,稱作“福手福足”。一些農民揭竿而起,向殘暴的隋王朝宣戰。
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王薄領導農民在長白山(今山東章丘)起義,他自稱“知世郎”,作瞭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鼓動農民反抗暴隋,這首歌傳遍山東、河北地區,影響極大,“避征役者多往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