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削藩為何以失敗告終 侄子鬥不過叔叔
文章分類:明朝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改年號為建文,史稱建文帝。這個剛登上皇位沒幾個月的年輕皇上有著雄心壯志,他一心想削弱諸皇叔的權力,以此鞏固自已的政權。不料,這個政策付諸實施後,造成藩王叛亂,致使他的皇位被奪。那麼,朱允炆的削藩大計究竟是什麼的,最後為什麼會失敗呢?
說到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我們先瞭解一下當時的政治背景。朱元璋剛當上皇帝時,就立嫡長子朱標為太子。朱標是馬皇後所生的長子,即建文帝的父親。為瞭培養皇儲,朱元璋花費瞭大量心血,而這位太子也不負重望,被後世的史書描述為仁孝、溫和以及有儒士風度的人。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這位飽學的太子在三十七歲時突然死去瞭。朱元璋非常傷心,又立瞭朱標的嫡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準備讓他將來繼承皇位。
網絡配圖
朱允炆本性慈善,喜歡儒學,崇尚文冶,向往儒傢的仁政,而亂世中崛起的明太祖朱元瑋則是以強權、重典治國。建文帝對於祖父重典治國所造成的社會壓抑氣氛深有體會,所以登基後著手改革整頓,力圖創造出祥和的社會氛圍。然而,建文帝太年輕瞭,他不但書生氣十足,而且性格靦腆,不像他的祖父輩們是從戰火中鍛煉出來的,因此缺乏做皇帝必備的勇氣和果敢,再加上是匆忙之間被立為儲君,所以對於治國之道懂得不多。即位後雖然他很努力地進行改革,但朱元璋嚴刑暴政時所留下的負面影響並沒有因此而緩和多少。在他的一系列改革中,處置最不得當的就是削藩的問題。最終也招致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