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照片∣千古奇冤?李鴻章和他無力挽救的帝國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權臣自古難善終,張廷玉四十餘年穩如泰山,靠的是什麼?
1900年7月24日,德國新任公使穆默從日內瓦起航,前往中國,接替於1900年6月20日被清軍擊斃的公使克林德。他此次來華的主要任務是促成《辛醜條約》簽訂。從1900年7月至1902年7月,穆默遊歷中國各地,拍攝大量珍貴照片,集中反映瞭八國聯軍的進軍路線、輜重補給、軍容軍貌、高級將領、外交官員、各地領館以及外交談判等場景,也記錄瞭中國各地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
1902年1月穆默前排正中穿西服者)和親王們一起進餐如今,這些照片重見天日,把我們又帶回瞭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帝國斜陽下,中興名臣李鴻章已是談判桌前心若枯槁的垂垂老者,一紙條約留下“賣國”的千古罵名。是弄權誤國,還是無力回天的替罪羔羊?其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
1900年7月27日,德皇威廉二世在不萊梅港對登船赴華鎮壓義和團運動的德軍發表瞭著名的《匈奴演說》,號召他們“打得中國人再也不敢抬頭看一眼德意志人”。而在此之前的三天,德國新任駐華公使穆默已經乘坐兵船前往中國,全權負責“庚子事變”談判事宜。在華的兩年時間裡,穆默作為攝影愛好者,除瞭一路由南而北大量拍攝中國的主要城市風景名勝外,還拍攝瞭他頗具好感“善於洋務”的中國官員,如李鴻章、周馥、袁世凱、奕劻、善耆等人。這其中,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是穆默的主要談判對手,《德國公使照片日記》收入的相關相片也足以從側面說明這位滿清重臣對時局的重重憂慮與不忿。1900年12月,德國元帥馮•瓦德西在紫禁城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