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三件憾事,為啥包括沒勸降蒙古將領王保保?
文章分類:元朝
朱元璋一生有三大憾事,一是沒得到傳國璽,二是王保保沒被活捉,三是元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無消息。 可見,王保保在朱元璋心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朱元璋還逢人便誇王保保是天下奇男子。
那麼,王保保是誰呢?
《明史》是這樣評價王保保的,百戰不屈,欲繼先志,而齎恨以死……要皆元之忠臣也。”
可見,在明朝,王保保的地位有多重要。
元末以來一直流傳王保保是河南沈丘的漢人、元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的說法 ,就連明朝頒佈的《諭中原檄》中也以“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以為美稱”來諷刺王保保。據1990年洛陽出土的賽因赤答忽墓志銘顯示,擴廓帖木兒是王保保的原名而非賜名,他也並非漢人,而是蒙古人,該墓志明確記載:“公諱賽因赤答忽,系出蒙古伯也臺氏。其先從世祖皇帝平河南,因留光州固始縣,遂定居焉。……配佛兒乃蠻氏……子三人,長擴廓鐵穆邇,生而敏悟,才器異常。幼多疾,忠襄即察罕帖木兒)以母舅氏,視之如己子,遂養於傢。”
由此王保保的身世得以澄清,他的父親是元朝翰林學士、太尉賽因赤答忽,蒙古伯也臺人,世居於河南光州固始縣,母親是出身乃蠻部的察罕帖木兒的姐姐,而他的漢名則是“王保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