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李耳為什麼能被道教共同尊為教主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沉魚落雁還有他人?西施昭君都不是?
一襲虞美記,天下女人心)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約生於春秋末年。老子修道德經因其主旨無為之說,所以老子以自隱無名為務。根據歷史記載李耳曾任周朝藏室史官職,其學識淵博,看過瞭大周的興衰榮敗後,便棄官西去,抵達函關谷時,遇到瞭關令尹喜。

尹喜請求老子希望其能著書一冊以留後世之人,老子應允著下瞭上下兩冊書籍,並說這兩冊書籍及是言道德之意的書籍共有5000多字,說完便於離去,從此閑雲野鶴隱世而居,再也沒有人知道他的行蹤,而他著作的上下兩冊書籍就是聞名於世的《道德經》。
直到後來一代天師張道陵領悟瞭兩冊書籍的內意創立瞭道教,張道陵因道德經而悟道,因此便尊老子為道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