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林則徐指揮鴉片戰爭的驚人結果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乾隆帝母親是漢人?雍正帝的一道聖旨,暴露其真實身份
蔣廷黻很厚道,順水推舟,在《琦善與鴉片戰爭》一文中假認全國官員包括道光本人都是林則徐,然後在此基礎上作第二步的推理:“全國文武官員盡是如林則徐,中國亦不能與英國對敵。”
大清註定要被PK掉這一事實,對某些喜歡在鴉片戰爭中尋找安慰的中國學者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因為他們在夢裡以各種方式自我安慰好久瞭,包括以下三大幻想:
之一:他們遺憾清政府在戰爭中沒有“舉國一戰”。
羅志田先生在他的《“天朝”怎樣開始“崩潰”———鴉片戰爭的現代詮釋》一文中,拿鴉片戰爭中的鎮江一戰和甲午中日戰爭時的臺灣抗日讓敵方遭遇重創來推斷:“這是否提示著清政府若能舉國一戰,結果會有所不同呢?”不說“舉國一戰”是否會導致結果有所不同,單說這“舉國一戰”本身有無可能。國是誰的?張豈之說:“中國人隻知有朝廷,不知有國傢!”陳獨秀說:“中華民族自古隻有天下觀念,沒有國傢觀念。”顧炎武更是怕大傢把亡國與亡天下混淆,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而矣!”一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天下,是文化的天下,而不是某朝某姓的江山!顧炎武這時候還想不到體制問題,更想象不到世界上會出現英國那樣的資本主義政府,他隻知道國是肉食者的,與食草之民無幹,與吃不起肉的士人無幹,與士民全無幹,又怎麼“舉國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