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 100多萬清軍有哪些出路? 有支軍隊掌握在袁世凱手中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清朝滅亡後, 100多萬清軍有哪些出路?有支軍隊掌握在袁世凱手中
對於大清朝,我們一直有一個很大的疑惑,宣統帝退位之前,清朝擁有一百多萬士兵,但在清朝滅亡之後,卻立即消失不見瞭。一百多萬人這可是個龐大的群體,那麼這100多萬清軍有哪些出路呢?
據史料記載,我們大致可將清軍出路分為三批,第一批是淮軍在經過近代化改造後建立起來的北洋海軍,軍隊本應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奈何清政府過於腐敗,朝廷軍餉缺乏。海軍雖說人數充足,但在武器裝備上卻是過於陳舊,大都是廢銅爛鐵,故而隻是表面強軍。在甲午中日戰爭時,鑒於自己的實力,海軍不敢與日軍對峙,再加上當時恰逢慈禧太後六十大壽。正在讓大臣們負責準備建造頤和園,根本顧不上打仗的事,因此海軍在這一戰就被日軍給一鍋端瞭。
我們也知道,海軍在李鴻章的細心的經營下,發展態勢還是可觀的,當時也是振威四方,很大程度上抵制瞭外來的侵略。但有幾斤幾兩自己人最清楚,李鴻章深知北洋海軍其實隻是徒有其表罷瞭,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實戰實力。隨著馬關條約的簽訂,北洋海軍也漸漸消失瞭。由於甲午中日戰爭中海軍的打敗,讓皇帝對海軍失望瞭,於是把兵力集中起來建設陸軍。這就是第二批。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建立起瞭清末最為厲害的一支軍隊,北洋新軍,並且任命袁世凱領導。袁世凱帶領新軍在天津小站中刻苦訓練,正因為如此,這支軍隊掌握在袁世凱手中。這支新軍在他的帶領下日漸強壯,同時也成為一支隻聽命於袁世凱自己的軍隊瞭,清滅後被歸於北洋軍瞭。北洋新軍的基礎力量來自於湘軍和淮軍,後又吸收瞭一批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