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是“近代中國國際法行使第一人”嗎?
2015年10月下旬,筆者應邀去福州市參加中國史學會、福建省政協文史學習委、福建省社科聯、福建社科院、林則徐基金會、閩都文化研究會主辦的紀念林則徐誕辰230周年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以“林則徐與民族復興”為主題,得到全國史學界和有關方面的積極響應,共收到論文102篇。來自中國史學會、中國社科院、廈門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揚州大學、上海社科院等單位和臺灣地區研究機構的專傢學者110多人參加瞭研討會。會後,學者們參觀瞭林則徐紀念館、林則徐出生地、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等地方。
中國的近代史是從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開始的,中國的國門是被西洋人用堅船利炮轟開的,這是為所有中國人所熟知的歷史事實。這還是中國人劃在民族恥辱史上最深的一道歷史的印痕。從這個時刻開始,中國真的進入瞭被當時的權臣李鴻章稱之為“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
林則徐被譽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有歷史行動與實踐基礎的。林則徐在廣州主持禁煙查鴉片的過程中,為瞭瞭解“夷情”,設立譯館,組織一批精通外文的人才,將“所得夷書,就地翻譯”,一時“海外圖說畢集”。廣州成為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窗口。他意識到英國會發動侵略戰爭,為瞭戰勝敵人,需要知己知被。他經過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變敵人的長處為自己的長處,即魏源歸納闡述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於是他親自主持,組織翻譯班子,把外國人講述中國的言論翻譯成《華事夷言》,作為當時中國官吏的一種“參考消息”;為瞭瞭解外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情報,將英商主辦的《廣州周報》譯成《澳門新聞報》;為瞭解西方的地理、歷史、政治,又組織翻譯瞭英國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編為《四洲志》,這是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介紹西方地理的書。在軍事方面,著手加強和改善沿海一帶防禦力量。林則徐專門從外國買來200多門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臺上。為瞭改進軍事技術,又搜集並組織瞭大炮瞄準法,戰船圖書等資料。林則徐敢於學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的精神,從而使他成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雖然林則徐對西方認識比較膚淺,接觸西學的目的是出於外交、軍事需要,但畢竟開創瞭中國近代學習和研究西方的風氣,對中國近代維新思想確實起到“開眼看世界”啟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