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村: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為何走瞭不同的路線?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衛子夫—一代賢後終慘死
張騫通西域之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主要是通過歐亞草原來進行的。張騫通西域以後,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講的“絲綢之路”才得以開通。雖然這條道路很有名,但對於張騫出使西域的具體路線,長期以來沒有具體弄清楚。
張騫本人是陜西省漢中城固人,他的墓位於陜西省城固縣城西北約3公裡的博望鎮饒傢營村。整個墓呈覆鬥型,南北170米,東西80多米,墓地中心是一巨大的方形土丘,南北長20.6米,東西寬16米,高2.3米,墓前有漢代石虎一對。史書中並沒有記載張騫早年的事跡,隻知道他在應詔時身份為“郎”,即宮廷侍從。元朔六年前123),張騫以擊匈奴立功,被封為“博望侯”。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張騫出使西域予以瞭高度的評價,稱為“張騫鑿空”。1877年,德國地理學傢李希霍芬提出瞭“絲綢之路”一詞,並把絲綢之路的開通定在公元前114年,即以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為開端。張騫出使所走的東西交通路線,便是最早的絲綢之路。
張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