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行書《心經》冊,清潤流暢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梁山上最無恥的好漢,為立功出賣表哥,施耐庵還替他遮羞
趙孟頫《心經》行書冊頁裝,3開。第1開前是清相國梁清標棠村)題簽和清張英、張照、勵宗萬等人跋,後是白描觀音大士像。第3開前是白描韋陀像,後是明王稚登跋。
每單開縱28.8厘米,橫10.8厘米。此冊原為清張若藹舊藏,有“煉雪鑒定”、“晴嵐居士”等印。乾隆時入清宮,有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藏印。《心經》原為手卷,入清宮後改為冊頁,並加裝檀香木雕花夾板。《心經》前後的《觀音像》、《韋陀像》是清人所繪。著錄於《秘殿珠林續編》。
這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趙孟頫的一件代表作品。它運筆自如,清潤流暢,自成面貌,但細分析起來,卻又感覺它筆筆字字都自有來歷。
趙孟頫所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隻一本,此冊是寫給中峰和尚的。中峰釋名明本,號中峰,元代高僧,主持吳興弁山幻住庵。元仁宗曾賜號佛慈圓照禪師。圓寂後謚普應國師。中峰小趙孟頫九歲,但趙對中峰執禮甚恭。自北朝以來,佛教的信士往往自己寫經或雇人寫經以為功德。但所寫經卷,均用楷書。趙孟頫用行書寫《心經》,在寫經史上是一個創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