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衡益“珍瓷紫韻”乾隆皇帝督造的釉裡紅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清朝為何慷慨割讓臺灣?原來康熙才是罪魁禍首
據《宋史》記載,我國在宋代已有“紫花坐墩”即釉裡紅)的生產,但未見有宋代釉裡紅產品出土或傳世,就連元代的釉裡紅也十分罕見。青花瓷起源於唐代,釉裡紅瓷起源於元代,兩者組合為青花釉裡紅瓷應是元代:根據已發現的文物資料,江西省“至元戊寅”款青花釉裡紅器公元1338年),既是釉裡紅器有明確紀年的瓷器,又是青花釉裡紅器起源的物證。
把青花與釉裡紅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為一個新的藝術精品,這是元代景德鎮陶瓷藝人的一項創造性成就。釉裡紅顏料隻有塗佈達到一定厚度才能呈紅色,而且一旦呈色,顏色都比較濃,因此它不能產生顏色深淺的層次變化。青花的呈色,類似於水墨畫,隨著顏料塗佈厚度的變化,可以產生由淡到濃的各種顏色效果。因此,青花彌補瞭釉裡紅呈色層次變化的不足,而釉裡紅則豐富瞭青花瓷的色彩。從燒成技術上看,要得到好的釉裡紅和青花顏色,各自都需要在特定的燒成制度下進行。要將兩種顏料在統一的燒成制度下燒成,必須尋找在同一制度下燒成的釉裡紅配方和青花配方。即使在現代的九十年代,用柴窯燒制青花釉裡紅瓷,仍然需要熟練的燒窯師傅才能掌握窯爐氣氛,且不能大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