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眼中的汪精衛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民國食神譚延闓
張學良與汪精衛都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同列“民國四大美男”,兩人關系的變化可以折射出當時的歷史氛圍,以及錯綜復雜的政治軍事格局。張學良的口述就是反映兩人關系變化的史料。
張學良左二)與汪精衛左一)等人合影
汪精衛是張學良年輕時最佩服的“偶像”
汪精衛生於1883年5月4日,廣東三水今屬佛山)人,本名兆銘。1903年官費赴日本留學,1905年7月謁見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參與起草同盟會章程。8月被推為同盟會評議部評議長。以“精衛”的筆名發表一系列文章,借“精衛填海”之意保持革命精神,宣傳三民主義思想。
汪精衛投身革命較早,口才出眾,在南洋的一次演講中,深深地吸引瞭南洋富商之女陳璧君。1910年初與黃復生等抵達北京,暗中策劃刺殺攝政王載灃,事後被捕,判處終生監禁。汪精衛在獄中起初決心以死報國,賦詩“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一時為人傳誦。汪精衛因此聲名遠揚,受到許多青年男女、革命志士的崇拜。這其中也有張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