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曹植著有七步詩,文豪郭沫若不服氣,寫下萬言文章回擊批判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司馬懿死後 為何權力不交給司馬昭卻是司馬師
有建安風骨之稱的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他們在兵荒馬亂的漢末時期,留下瞭許多著作。這其中,要數曹植最具有才氣,他於七步之內做出聞名天下的《七步詩》。
在中國,上到花甲古稀老人,下到黃發小童,都能張口來兩句,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將帝王傢的悲劇兄弟情,描繪的淋漓盡致,也成為以後歷朝歷代人們都經常引用的典故。
不過,到瞭中國近代,有一位大文豪,卻提出瞭質疑和反對,他就是文豪郭沫若。1943年,郭沫若居住在重慶,此時也正是抗日戰爭進行的中後期,敵我雙方處於僵持階段。
在祖國大後方的文壇裡,興起瞭一股新的風氣,以“厚古薄今,尊重先輩”為主題,成為瞭當時的主流。但是,文豪郭沫若卻敢為人先,他並不認可這一主流,他逆流而上以曹植為主題,寫下瞭萬言《論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