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年鑄造的道光通寶也有收藏價值 有一枚就幸運瞭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曾國藩的“四句話遺囑”何以傳世百年
道光通寶鑄於清宣宗道光年間(1821-1850年)。錢徑一般2.2-2.4厘米,重2.5-3.6克。錢文“道光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石而左直讀,錢背是記有寶局二十名的滿文。道光通寶形制特點基本與嘉慶錢相同,所不同者隻是新疆阿克蘇、庫車因缺少黃銅而開始鑄折五當十升值平錢,這是清代虛值大錢的濫觴。道光通寶隻少數錢背有星月紋以及記地、記年、記值的漢字,但卻不多見。在制作上,道光通寶粗疏,除戶、工二部寶泉、寶源二局所鑄形態稍整外,各省所出的質地都很劣,加以私鑄劣錢充斥,因而大小不一,輕重懸殊。除新疆紅錢二種外,幾乎沒什麼希罕之品。
用鑄幣樣板鑄造的錢幣稱雕母錢,又稱祖錢。目前已知最早的雕母是唐代的大型開元通寶,我國自唐以來就采用翻砂法鑄錢,每當出新錢,就用銅塊或錫、鉛塊直接雕刻成錢模。鑄錢時用祖錢作模,翻鑄母錢。雕母錢文精美,字口深峻,每個字的筆畫都非常清晰,絕無粘連模糊,而且筆畫比同版本的流通錢要細瘦,從細部看還保有手工鏤刻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