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負重的蕭何---讀太史公《蕭相國世傢》有感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十二年軍旅生涯,花木蘭是怎麼對付大姨媽的?驚掉下巴!
漢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漢初三大名將之一的黥佈在韓信、彭越慘死的巨大壓力下,終於起兵反叛瞭。漢高帝劉邦親自統率大軍討伐,任前線總指揮的劉邦年老多病,在處理繁重的軍務同時,還曾數次派遣使者打聽蕭何在做些什麼。劉邦得到的反饋是“因為皇上在軍中,相國蕭何就努力安撫勉勵百姓,盡量準備物資供應軍需,就像平定陳豨叛亂時一樣。”
這時,有說客對蕭何說:“您要不瞭多久就會遭受滅族的慘禍瞭。”這名高人如此說的理由很簡單,蕭何貴為相國,功居第一,百官之首,官位高到不能再升官瞭!而且蕭何從剛進關中的時候起,就深得民心,劉邦之所以屢次派人來問蕭何的情況,就是怕蕭何利用自己的威望動搖關中。
於是,蕭何聽從瞭這位高人的計策,從民眾手中強行征地,還低價賒購糧食,偽裝成欺壓百姓、貪財好利的昏庸形象。
這是《史記》記載的,蕭何最後一次為打消劉邦的疑慮所做出的努力和犧牲。作為劉邦的重要合夥人,蕭何眼光遠大,深謀遠慮,是劉邦的得力助手,他不僅做瞭大量的具體工作,而且在很多方面都能從大局出發,為建立西漢政權打下瞭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