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的奪位之戰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陳友諒與朱元璋爭天下逼死元朝忠臣是“罪人”
蒙古帝國大汗 [1]九年(1259年),卒於(今四川東),戍守都城哈拉和林(今蒙古烏蘭巴托西南哈刺和林)的阿裡不哥(忽必烈幼弟),欲乘長兄忽必烈率軍攻鄂州(今武漢武昌)(參見鄂州之戰),次兄旭烈兀率軍攻敘利亞之機(參見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戰),謀奪汗位。令左丞相阿蘭答兒征兵漠北,燕京行省脫裡赤征兵於河朔。
忽必烈聞訊後,立即率軍北歸,於次年三月,到達開平(今內蒙古正蘭旗東北閃電河北岸),召開諸王大會,即帝位。四月,阿裡不哥也於和林稱汗,並命劉太平、霍魯海行省於關右,約六盤山守將渾都海等,自關中進兵反忽必烈。五月,忽必烈以阿裡不哥反,詔告天下,遂調兵7000於延安等處扼守要隘,命總帥汪良臣統陜西漢軍沿河守隘,防渾都海等東進;征諸路兵3萬駐守燕京近地,以作後備。六月,遣京兆等路宣撫使廉希憲赴任陜西,平 [2-3]定劉太平、霍魯海及渾都海在四川的黨羽密裡火者、乞臺不花。七月,忽必烈率軍親討阿裡不哥。阿裡不哥引軍迎擊,前鋒軍被擊敗,後軍驚潰,阿裡不哥率軍北遁。九月,叛將渾都海知京兆(今西安)有備,率軍西渡黃河,趨甘州(今甘肅張掖),時阿蘭答兒自和林率軍至,乃合軍東進。廉希憲遣宗王合丹、汪良臣、巴春等合兵,分三路阻擊,於西涼(今甘肅武威)地區與之接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