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忘在莒”——蔣介石三上金門島的前前後後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蔣介石一上金門島,部署騷擾我沿海地區
1952年1月,蔣介石題寫“毋忘在莒”4個字,讓人刻在金門太武山的懸崖上。“毋忘在莒”出自戰國後期的一個典故。當時,燕國聯合秦、楚、趙、魏、韓共同攻打齊國。燕、趙、秦等6國之兵長驅直入,很快攻占瞭齊國的國都臨淄,齊王被迫退至莒(今山東莒縣)。但齊國以莒為反攻基地,經過5年的生聚和努力,終於打敗燕國,收復瞭全部失地。蔣介石題詞的意思,就是要以臺、澎、金、馬為基地反攻大陸。
金門主島大金門位於廈門以東10公裡處,總面積1614平方公裡,小金門隻有15平方公裡,周圍還有大擔、二擔幾個小島。蔣介石十分看重金門島,把它比作二戰後的西柏林,認為“如果金門失守,馬祖也勢必難保,而臺灣的堤防亦將崩潰”。他對這個小島寄予極大的期望,始終看成是反攻大陸的橋頭堡。為此,蔣介石部署瞭10萬重兵把守,派他的得力幹將胡璉擔任金門防衛司令官。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北復行“總統”職權。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蔣介石高興得連聲叫好。但由於國民黨200餘萬軍政人員蜂擁入臺,以及它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使得整個臺灣處在內外交困、危機四伏的境地。為此,蔣介石采取瞭4條應急措施:一是強化輿論宣傳,嚴密控制社會思想和人民的精神生活,鼓吹“反共復國”,“保衛大臺灣”;二是發動對國民黨的“改造”運動,清除瞭政治上的異己勢力,強化瞭蔣介石父子對國民黨的控制;三是建立戒嚴體制,實行軍事戒嚴和高度集權相結合的專制獨裁統治;四是整編軍隊,將原有20個軍的番號縮編為12個軍又6個獨立師,並利用美援鞏固金門、馬祖的防務,為反共、反攻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