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對佛教的貢獻
文章分類:東晉
行履
道安314—385),俗姓衛,常山扶柳今河北冀縣)人,為中國佛教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一位名僧。他的行履,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一、出傢——遊學時期。
道安生於一個儒學世傢。像貌雖然拙陋,為人卻很聰敏。他七歲據說,道安自幼失去父母)開始念書,讀兩遍便能背誦,可見他的記憶力之強。
道安十二歲出傢,起初,他的剃度師父以貌取人,對他並不器重,而是讓他從事田間勞作。少年道安,奉命唯謹,並無怨言。過瞭幾年,道安方才向他的師父要求閱讀佛經,師父隨便給瞭他一卷約五千來字的《辨意經》亦即《辨意長者經》),道安利用田間勞作的休息時間,讀瞭這部經,而且背誦瞭下來。傍晚回來,以經還師,要求另換一部。師父責問他:昨天給瞭你一部經,你還沒有讀完,怎麼又要再換一部經?道安回答道:昨天給的那部經,他已經背誦下來瞭!他師父雖然並不怎麼相信,卻還是又給瞭他一部近萬字的《成具光明經》,道安仍用田間休息時間閱讀,並且也背誦瞭下來。傍晚回來,將經還師,他師父感到有些意外,並且當面讓道安背誦一遍,果然一字不差。師父大為驚異,這才發現:他的這位“其貌不揚”、為人誠實的徒弟,原來是很不尋常的。於是,他便“刮目相看”這位徒弟瞭。不久,他為道安授“具戒”,使道安成為一名正式僧人;接著,就讓道安外出遊學,冀以深造。從此,道安就開始瞭他出傢以後的遊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