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與百脈泉緣何失之交臂?
文章分類:元朝
每次走近百脈泉,總忘不瞭貼近東側紅墻去品味一下歷代名人贊美百脈泉的詩篇碑刻,去的久瞭也就養成瞭習慣。再次臨近紅墻時,特別咂摸起來元好問描寫繡江河的四句詩,深深地為他能來章丘泛舟繡江河上觀荷詠景而結下情緣而高興。不過不知什麼原因,元好問的章丘之行卻與赫赫有名的百脈泉失之交臂,不能不說是他此次旅程中同時也是他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據山西大學文學院李正民教授等所評註的《元好問集》可知:元好問1190年--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金代太原秀容今山西沂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貴族拓跋氏後改漢姓為“元”),為唐詩人元結後裔。元好問過繼給叔父元格為子,受到瞭良好地教育,對他的成長起到瞭非常關鍵的作用。元好問天資聰明,七歲就能寫詩,被人譽為"神童"。十一歲時嗣父在冀州任職,元好問得到瞭翰林侍讀學士兼知登聞鼓院路擇的賞識,路擇"愛其俊爽,教之為文"。十四歲時元好問又師從陵川郝晉卿學,博通經史、淹貫百傢。到元好問十七歲時,嗣父元格被罷瞭陵川令,但為瞭兒子的學習,他仍繼續陵川直到元好問十九歲完成其學業,才帶全傢離開陵川。在元好問44歲時因為金哀宗出逃,崔立叛逃,蒙兵入京,情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