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的凋零:攝政王載灃為何沒能挽救大清朝?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蘇克薩哈是誰 蘇克薩哈的子孫介紹
在古代,皇帝寶座絕對是世界上最誘人的東西瞭,人們為瞭得到它,別說什麼友情親情,乃至是良知統統都可以棄之不顧。
假如說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兒子能坐上皇帝寶座,哪怕僅僅是偏居一方,也可以說是人生無上的追求瞭。可偏偏就有這麼一位主兒,聽說兒子重新做瞭皇帝,面對兒子的懇切邀請,他竟拄著拐杖跑到兒子那裡破口大罵,這位就是晚晴歷史上一位響當當的重量級人物:愛新覺羅·載灃。(圖1載灃)
載灃是光緒皇帝的親弟,年輕的時候,在皇族親貴中並不突出,按理說他的人生最標準的結局應該是“泯然與眾人”,但是他卻因他的兒子而迎來瞭傳奇非常的人生際遇。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光緒與西太後同時病危。西太後在福昌殿病榻前,召見瞭軍機大臣載灃、張之洞和世續等人,在慈禧老佛爺的垂青下,載灃的兒子溥儀被立為皇儲。隨著自己的兒子繼位,他也登上瞭自己的人生巔峰,以皇父的身份進位為“攝政王”,這位年僅26歲的年輕人成為瞭當時中國的當傢人。
此時的中國就如同一艘老朽殘破的大船,在風雨飄搖中時時都有下沉解體的危險,於是載灃承繼慈禧的方針,繼續進行現代化改革,妄圖中興滿清,繼續延續愛新覺羅傢族的皇族夢。載灃主政期間大搞預備立憲、責任內閣,還打算進一步考察西方,深化改革。隨著載灃紅紅火火的搞改革,晚晴政府頗有中興氣象,這引起瞭革命黨人的極大憂慮,於是革命黨人得出結論,要想推翻清政府,一定要阻止晚晴政府搞西方化的改良。刺殺有改良意識的滿清精英成為瞭這一時期革命黨的重要抗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