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富五車的蘇軾為何傢中不藏書?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楊傢將楊業到底是怎麼死的,他死後宋太宗為何暴跳如雷?
北宋仁宗慶歷年間,畢升發明瞭以活字排版的印刷法,圖書也就此進入到瞭一個全新的時代,各種版本的古籍以及時人的著作,都大量印刷出版,許多文人親自校對書籍,以正謬誤,然後分類收藏,由此誕生瞭許多的藏書名傢。方興日盛的藏書之風,對宋人的學識修養的提高,以及學術研究的進步都起到瞭很大的推動作用。
蘇軾幼時,恰遇這一圖書的革命性時期,也為他日後“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帶來諸多的便利。他曾自述:“餘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唯恐不及。”
在蘇軾之前,老一輩的讀書人想要讀《史記》、《漢書》這樣的史籍都很不容易,煞費周章地借瞭回來,要趕緊抄錄,然後日以繼夜地誦讀,生怕時間到瞭要把書還回去。但是,一生讀書、到老不倦的蘇軾,卻沒有像當時的許多文人名士那樣,擁有充塞梁宇的藏書,可以坐讀釋道,臥讀經史,甚至連一些常見的典籍他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