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為什麼要遷都大都?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風華國色之三十八 你儂我儂管道升
中國3000多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產生瞭許多文明中外的古都,其中最著名的六座古城被合稱為“六大古都”。其中就包括現在的北京城。
其實北京城雖然歷史悠久,早在周朝時北京地區便建有薊城,但是其真正作為一個全國性政權的都城,則是到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此後明、清兩朝也都由於種種原因建都於此。
成吉思汗在位統一蒙古各部落後,在很長時間裡,蒙古是沒有固定的都城的。直到成吉思汗去世,他的兒子窩闊臺汗繼位後,1235年,才在和林建都今蒙古國鄂爾渾河上遊)。1260年,蒙哥汗去世,忽必烈在開平府今內蒙古多倫附近)繼位。1272年, 在原金中都城東北築起新城,稱為大都,成為元朝的都城。那麼作為蒙古人的忽必烈為什麼遠離大本營,建都大都呢?
首先,這與忽必烈自身有一定的關系,早在蒙哥汗在位時,忽必烈就經營漠南地區,他重用漢臣,實行漢制,培植瞭大量的漢族勢力。而且,忽必烈在繼位過程中,也經歷波折,在蒙哥去世時,忽必烈在南方率軍對南宋作戰,和林眾臣密謀擁立忽必烈之弟阿裡不哥為汗,忽必烈急忙趕回開平繼位,這才保住大汗之位。不過也由此可見,忽必烈並沒有得到蒙古貴族的支持,實際上,蒙古大汗歷來需要展開庫裡臺大會推舉產生,而由於三大汗國的抵制,忽必烈的繼位並沒有召開庫裡臺大會,所以的他汗位多少有些根基不穩,因此遷都於大都,有利於少受蒙古貴族反對派的掣肘,擺脫他們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