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到底有沒有做過“焚書坑儒”的歷史慘案?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大夥都知道孟薑女哭倒瞭長城,那這些事您知道嗎?
提起秦始皇,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他對於中國的功績無與倫比,不愧為千古一帝。然而其殘暴的統治卻也讓人不敢恭維。其中就有“焚書坑儒”這一歷史慘案,但是秦始皇到底有沒有做這件事呢?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采取瞭一系列的措施,以便加強中央集權。在完成政治上的諸多加強控制的舉措之後,秦始皇便開始瞭精神上的控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為群臣及眾多的儒生大排酒宴。在宴會上,圍繞著是否實行分封制,眾多儒生之間發生瞭激烈的爭論。丞相王綰、博士生淳於越等人主張實行分封,而丞相李斯等則贊同郡縣制,並指責淳於越等“不師今而學古”,“道古以害今”。最後秦始皇支持李斯的觀點,並采用、實施李斯的“焚書”建議,下令:除瞭秦紀(秦國史書)、醫藥、卜筮、農書以及國傢博士所藏《詩》、《書》、百傢語以外,凡列國史籍、私人所藏的儒傢作品、諸子百傢著作和其他典籍,統統按時交官焚毀。同時,禁止談及《詩》、《書》和“以古非今”,違者定當嚴懲乃至判其死罪。百姓如想學一些法令,可拜官吏為師。從這一點來看,焚書的舉動秦始皇肯定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