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為何總是驚人的相似 劉禪為何放棄不抵抗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關羽大意失荊州? 換瞭其它人丟的更快, 特別是趙雲
公元263年,魏國分三路進攻蜀漢,魏將鄧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劉禪派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阻擊鄧艾。諸葛瞻在綿竹戰死,魏軍進而逼近成都。這時,薑維率領的蜀軍主力還在成都以北的劍閣駐守,毫無損傷。後主一聽敵軍逼近,慌作一團,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議。
有人建議後主逃向南中地區(今四川南部及雲貴部分地區),有人建議東投孫吳。光祿大夫譙周力主降魏,後主最終采納瞭降魏的建議,反縛自己的雙手,出城向鄧艾投降,並根據鄧艾的命令,下令蜀軍全部投降。
網絡配圖
劉禪投降的當時就有一部分人堅決反對投降。反對最激烈地要數劉禪的兒子——北地王劉諶。劉禪采納譙周的建議,決定投降的那一天,劉諶憤怒地說:“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後主不聽。於是劉諶先殺瞭妻子和兒女,最後又自殺。對於劉禪不戰而降,人們評價歷史時大都持反對意見,唯獨王隱在《蜀記》中講:劉禪之所以寧背罵名而不作辯解,乃“全國為上之策”。認為劉禪的投降是以全國為重。那麼,劉禪為何在蜀軍主力尚存的情況下,決心投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