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選讀:解除蒙蔽
文章分類:春秋
“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荀子對人的體察,真是一語中的。人常常犯以偏概全、先入為主等毛病,而習焉不察。以冷靜、智慧著稱的荀子,不僅能洞悉此人類之通病,且針對當時爭鳴的百傢諸子,提出瞭尖銳而切當的批判。如何解除蒙蔽呢?荀子也給出瞭切實可行的解答,即“虛壹而靜”。能做到“虛壹而靜”,便可達到“大清明”的人生至高境界。
凡人之患,蔽於一曲①而暗於大理。治則復經,兩疑則惑矣。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今諸侯異政,百傢異說,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亂國之君,亂傢②之人,此其誠心莫不求正而以自為也,妒繆③於道而人誘其所迨④也。私其所積,唯恐聞其惡也;倚其所私,以觀異術,唯恐聞其美也。是以與治離走而是己不輟也,豈不蔽於一曲而失正求也哉!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況於使⑤者乎!德道之人,亂國之君非之上,亂傢之人非之下,豈不哀哉!⑥
①〔一曲〕一曲即局部。曲,局。②〔亂傢〕指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的百傢學派。③〔妒繆(miù)〕危害。妒,害。繆,違。④〔迨〕通“怡”,喜好。⑤〔使〕當為“蔽”字之誤。⑥本文各則文段均出自《荀子·解蔽》,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