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母陶侃陶淵明 賢廉門風越千年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愛攀巖的謝靈運
陶氏一族在繁衍生息中一直註重教育子孫,培育優良門風。古有陶母湛氏“封壇退鮓”,教子謹小慎微,養成廉潔操守;陶侃言傳身教,“勤於吏職,恭而近禮,愛好人倫”,教人珍惜光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陶淵明則留下一些教子詩詞和傢書,如四言《命子》詩,通過歷述陶氏先祖功德、祖輩光榮來激勵兒子將來要成為一個有抱負、有作為的人,傢書《與子儼等疏》則告誡子孫要和睦,“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要重德修身,以聖賢為榜樣,“雖不能爾,至心尚之”。
陶氏代表人物
陶母湛氏: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是中國古代有名的賢母,與孟母孟子母親)、歐母歐陽修母親)、嶽母嶽飛母親)一起被譽為“四大賢母”。
陶母湛氏賢惠淑良,丈夫壯年離世,傢貧無所依托,靠紡紗織麻維持生計,供陶侃讀書,還以忠順勤儉為美德熏陶其子,至今流傳有不少傢教美談。
陶侃259-334年):字士行,原為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都昌)人,後徙居廬江尋陽今江西九江西),東晉時期名將。
陶侃出身貧寒,初任縣吏,後逐漸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313年),任荊州刺史。後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封長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去世,年七十六,獲贈大司馬,謚號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