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子非魚」,莊子詭辯瞭嗎?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商鞅附體,變法效果不亞於商鞅,催生一大帝國
仔細去推敲,任誰都能看出來莊子這裡好像詭辯瞭。但怎麼看怎麼覺得別扭,別扭在哪呢?
看過《莊子》的都知道,書中莊周和惠施辯論瞭很多次,每一次惠施都是完敗,算得上是“背景帝”。那憑什麼單單這次不僅勝負不明顯,還讓莊子落得個詭辯之嫌呢?
既然《莊子》是弘揚莊周思想的書,事情就沒這麼簡單。
其實莊子沒有絲毫詭辯之意,惠施這裡依然是完敗瞭。至於為什麼,請看下文解釋。
要理解這段話,並不能單獨去研究它,必須結合整本《莊子》來看。
這並不是在裝逼,老實說我上學時讀瞭不下二十遍《莊子》,但看這段時都覺得莊子在詭辯,沒辦法,境界沒到,理解不夠深入。
後來還是從《莊子·齊物論》中找到瞭答案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