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麼還政於李唐 其中最大功臣是誰
文章分類:南宋
你也會想看的:抗金名將嶽飛,真的是因情商低而被宋高宗殺害的嗎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公元705年,武則天去世,遺囑去帝號,還政於李氏,這在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在當時卻大有玄機。
當時武則天是否有將皇位傳給武傢人的想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網絡配圖
1、武則天即位後,立先皇,兒子李旦為太子,但在693年,武則天親信韋團兒不知為何看中瞭李旦,求愛不成,便誣陷李丹謀反,武則天賜死李旦劉氏、竇氏,並將李旦的兩位兒子李成器和李隆基貶為郡王。
2、封侄子武承嗣魏王,武三思梁王,這兩位是當時被看作最有希望爭奪皇位的,是武傢人不是李傢人。
3、讓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太平公主嫁給武承嗣,這個動機簡直不能再明顯瞭,目的就是要讓他們的後代取代李唐,繼承大業,好在太平公主寧死不嫁武承嗣,而是選擇瞭她能控制的武攸暨。讓武則天的計劃流產。
既然武則天有心取代李唐,那在維護李唐的人裡,誰的功勞最大?影視作品裡都說是狄仁傑,當然狄仁傑的功勞確實很大,狄仁傑為瞭說服武則天還政李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方面告訴武則天親情的重要性,又說瞭這樣一段話:“立後嗣,一是為國傢有人承大統,二是為先帝宗廟有人祭祀,您想,武氏兄弟立宗廟,是祭祀他的祖先、祖父母、父母,怎能祭祀他的姑母呢?”這對武則天的想法產生瞭很大的影響。但是,當時勸諫武則天的人可不止一個,朝中大臣幾乎全部反對武則天改朝換代,早在武則天即位第二年,當時的宰相李昭德就說過類似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