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法後王”說考辨
作者簡介:廖名春 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
先秦諸子,幾乎都喜歡挾先王以令當今。因此,“所謂‘先王’一詞,不僅是政治上的盛世,倫理上的模范,而且是立論的出發點,推理的大前提,更進一步,對於衡量一個時代,批判一個人物,分析一種制度,莫不以先王為最高尺度。”趙紀彬:《困知錄》上冊第69頁,中華書局1963年版)而荀子在主張“法先王”的同時,卻提出瞭“法後王”說,這在先秦思想史、中國傳統思想史上猶如“蒼頭軍突起”,頗為人們註目。荀子所謂“後王”指什麼?其“法後王”有何意義?前賢今人有三種較為流行的說法:一是認為“後王”系“當今之王”,“當時之王”,“近時之王”。從漢代的司馬遷到唐代的楊倞,都持此說〔1〕。評法批儒以來,此說大為流行, 至今許多論者仍認為“荀子提出‘法後王’的口號來反對子思、孟軻一派所謂的‘法先王’”馮契:《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上冊第262頁), 肯定其為厚今薄古的社會進化論。二是以為“後王”即周文王、周武王,因此,斷定荀子的“法後王”與孟子的“尊先王”是一回事,沒有什麼積極意義。清人劉臺拱首創其說,王念孫、馮友蘭、郭沫若等都以為是。“文革”後,此說又復興,而港、臺學術界,持此說者更盛。甚至有人說:“荀子的法先王或法後王均構不成一個理論命題,前後矛盾,混亂不堪”劉澤華:《先秦政治思想史》第417頁,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三是以為“後王”即有位或無位的聖人——王或素王,是一位虛懸的期待中的將來的王天下者。此說源自章太炎〔2〕, 後經梁啟雄《荀子簡釋》闡發,也頗有影響。荀子“法後王”的真相如何,是評價荀子社會政治思想,正確理解其歷史發展觀的一個重大問題,很值得深入探討。